愿齐论玄定陵址
2008年有关专家专程来到苍南考察吴越钱王的古墓。钱镇国先生发现没有标志的石块上其实刻满了“钱”字。(图片来源:萧云集)
八、愿齐论玄定陵址
民国《平阳县志》松山注:“俗传钱令公入闽,五子从行宴此”。有了以上背景介绍,下面进行论证:
第一钱令公是谁?笔者考证:令公是古代对中书令⑴的尊称。中书令是官名,唐中书令为三省长官。肃宗后,渐以中书令为大将荣衔,并不预政事;宋中书令班在太师之上,只为亲王、使相的兼官,无职事。钱镠于唐乾宁三年(896年),因讨伐董昌有功,升镇海、镇东节度使,加检校太尉、中书令⑵。 钱元瓘于后晋天福五年(940)被授天下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浙江东西等道节度使、中书令、吴越王⑶ 。钱弘佐于后晋天福六年(941)被授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国王⑷。钱弘倧于后汉天福十二年(947)被授东南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王⑸。钱俶于后汉乾祐元年(948)被授东南面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杭越等州大都督、吴越国王,赐以金印、玉册⑹。 可见五个吴越王都被授中书令,都可以称为钱令公。
第二入闽的钱令公是谁?钱镠在位(907-932)吴越国和闽国(909-945)同事后梁(907-923)和后唐(923-936),933年闽国独立称帝时钱鏐已死,不可能入闽。钱元瓘940年命同平章事仰仁诠、都监使薛万忠领兵救建州,941年兵败,元瓘也于该年死,也不可能入闽。钱弘佐令统军使张筠、赵承泰等率兵三万,946年十一月到达福州,947年三月占有福州,947年五月卒,卒年二十岁,二十岁的人不可能带五子入闽。钱弘倧在位不到一年更不可能带五子入闽。只有钱俶948年即位到978年归宋,在位三十一年,福州又是吴越国土,有可能入闽。
第三钱俶(929年生—988年卒)从行五子是谁。根据《宋史》、《钱氏家乘》等记载和临安吴越国王陵管理处编的《千年王陵》,钱俶有王妃孙氏、俞氏、黄氏;九子排列顺序是:、(1)惟治(钱俶养子,949-1014)、(2)惟浚(955-991)、(3)惟氵崔(约959年生)、(4)惟演(962—1034)、(5)惟灏(约965年生)、(6)惟泚(约968年生)、(7)惟氵晋(969年出生)、(8)惟渲(约975年黄妃生造雷峰塔)、(9)惟济(978生)⑹。
第四钱俶入闽时间为967年左右。理由一是四子惟演962年生,惟灏约965年生,要有五子要在965年以后。理由二是960年至962年宋朝刚建朝,形势紧张,963年俶以白金万两来贡,是冬,郊祀,遣其子惟濬入贡。历史记载964年至967年基本空白。967年钱俶三十九岁正值中年,第五个小儿子惟灏三岁左右,而且也是他即位十九年后,事业最高峰,心情最舒畅,最适合外出的时候。968年已有六子,969年十月宋太祖再次削藩形势又转紧张,没心情带五子游山玩水。976年二月,钱椒与妻孙氏、子惟濬奉命入朝。978年三月钱俶再次来朝,五月纳土后就没归来。
下面从宋朝建立开始,描述他带五子入闽经过松山的过程,破解“松山钱王墓”之谜:
960年正月初五,宋太祖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二月初九赵匡胤就任命天下兵马都元帅吴越国王钱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钱俶原名前一字犯宋太祖父亲赵弘殷名讳,所以去掉。三月十八日,钱俶派遣使者前来祝贺太祖登上帝位[7·1]。八月初三,太祖宴请大臣,吴越前来朝贡的使者参加宴会[7·2]。960年钱俶重建灵隐寺,立石塔四。
961年正月二十九日,宋太祖派遣使者赏赐吴越王钱俶战马二百、羊五千、骆驼三十[7·3]。吴越国从五月到七月未曾下雨[7·4]。
962年八月初五,宋太祖任命钱俶大儿子镇海、镇东节度副使钱惟浚为建武节度使。钱俶请求授予岭南节度使,太祖从之[7·5]。
963年俶以白金万两、犀牙各十株、香药一十五万斤、金银真珠玳瑁器数百画事来贡,改赐承家保国宣德守道忠正恭顺功臣。是冬,郊祀,遣其子惟浚入贡。
965年钱俶建西湖宝塔寺经幢二。
966年九月十五,宋太祖诏令,吴越王钱俶在会稽修立大禹庙[7·6]。
967年,由于钱俶经常入贡,拉好了宋朝关系。同时赵匡胤的“平边策”还是后周太祖时“先攻南唐,取江北而控制南方各国,再取后蜀和幽州”。对吴越国暂时没有威胁。钱俶决定到辖地温州和福建一带巡视。更重要的是要到老朋友愿齐的南雁荡山朝圣。
愿齐俗姓江,钱塘(今杭州)人。少年出家,从西湖水心寺绍光禅师受具足戒,研习天台宗止观圆融法门。云居韶德禅师⑻(寺在天台)处。钱俶任台州刺史时,经常听天台德韶禅师说禅。钱俶与愿齐是同学,又是同乡,两人成了好朋友⑼。天台德韶则预告他将成为国王,并叫他速回杭州,使他有机会登上国王宝座。钱俶继位为吴越王的第二年(948),就派遣使者迎请天台德韶至杭州,礼为国师⑻。愿齐这时已独自云游至温州龙兴寺,在瞻礼了唐代名僧玄觉的真身后,听说平阳县有明王峰,峰顶有个雁荡,天晴时隐约可听到钟罄梵呗之声,就发心前往探访。至峰顶大喜道:“此山水尽处,龙雁所居,岂非西域书所谓诺矩罗震旦雁荡龙湫者耶,于是结茅而居⑽。
愿齐自948年至南雁荡山,想建造寺院力不从心。钱俶知道此事后,948-950年钱俶将平阳江南(现苍南县钱库、宜山、金乡等地)征收的盐、茶、绢、棉等税供给愿齐,组建寺院,现苍南的盐亭、茶亭、绵坳、钱库就是由此得名⑼。在吴越王支持下经二十年努力,愿齐在967年要建设普照寺和周围分寺院十八处的计划已完成近半⑽。有据可查或后来重建的有平阳罗垟的栖真寺(951-953)、瑞安周湖的观音寺(954-960)、平阳溪心的石筠寺(960-962)、净明寺(964-968)、宝兴寺(964-968)平阳钱仓的宝胜寺和双塔(965)、涌泉寺(968)、岭门证真寺(968)、应化寺(969)、鹤湖寺(969)、管奥崇慧寺(977)、平阳联山的旸山寺(建于宋,年不明,下同)、平阳山门的龙井寺和西峰寺、南雁的慈云古刹、闹村云隐寺、南湖宝山寺和永福寺,还有南雁的崇教庵、石柱庵、石门庵、施州庵、翠峰庵、清凉庵、弥陀庵等⑾。
普照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农历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出家日,传说,观音菩萨出家后寻声救苦、普渡众生。因此定于这天举行佛像开光大典暨祈福平安法会,并多次邀请钱俶前去为观音圣像开光。
过完中秋以后,钱俶带孙氏等王妃和五个儿子惟治、惟浚、惟氵崔、惟演、惟灏,浩浩荡荡到南雁朝圣。钱俶一行经平阳县钱仓到南雁,在钱仓的广胜寺留宿一夜,该寺至今留有“钱王一宿楼”的古迹⑿。为了纪念钱王南雁朝圣,在南雁中心“石城”之北有岩似人安坐在山峰被叫为越王岩⒀。朝圣和法会完毕,钱俶一行在愿齐的陪同下,经平阳县闹村中午休息,后来愿齐的弟子法澄在吴越王闹村驻节处建龙凤亭⒁。出闹村后队伍往松山出发。
松山又名五松山,与分水山相连,山腰凹处是分水关。分水关在钱镠、钱元瓘在位时是吴越国和闽国的边关,钱佐在947年占领福州后,分水关虽然不是两国边关,但是当时旁边的闽建州(今福建建瓯)为南唐国土,分水关是吴越连接福州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吴越国仍重兵把守。由于分水关在山腰凹处,不利于驻军,因此吴越的军队在攻克福州后,仍然驻在分水关东面的松山之上。钱王、王妃和五个王子的到来,给边关将士带来极大鼓舞。
第二天秋高气爽,钱俶带王妃和诸子与愿齐等到松山西北边不远的最高处九峰山(即南山)登高,将士介绍山上有烹茶井,泉水清美,并派人献上茶来。又留下了“吴越钱俶与僧愿齐汲此井以沦茗”的千秋史笔⒂。
中午,大家顺着山坡下来回营,钱俶突然不见了紧跟的愿齐,回头一看,愿齐正一动不动地站在山腰处向南面远眺。弘俶忙问其故,愿齐拉着钱俶的手,指着前面的一个山坡说:“天佑钱王,你交代的寻找王陵风水宝地的事终于有着落了!”
原来,钱俶自948年即位已有十九年,年龄已三十九岁,一直想找个好风水建王陵,他知道愿齐深通推命、风水、星象的玄奥之道⒃。十多年前就拜托愿齐找风水宝地,这次到南雁又问起此事,但愿齐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今天终于给他找到了。钱俶看那山坡,座北朝南,上是青山,下有绿水,前面有两座小山环抱,确实是个好地方,但他不懂风水,就请愿齐指教。
愿齐说:“风水主要是龙、砂、水、穴、向五个字,要龙真穴的,砂环水绕,再加上立向无煞。一看龙,龙为气,龙就是山脉,按八卦来自八个方向,君王的陵墓要来自西北方的乾龙。松山山脉远祖起浙东最高的括苍山脉,西南向过仙居、永嘉、瑞安、平阳南雁,入泰顺后转由松山西北方向来到九峰山(南山)此处结穴。同时,龙贵出脉过峡,起伏盘旋,布气行度,到头结穴。此龙过瓯江、飞云江顿跌曲折,又由乾方而入,为龙之上格。上格龙主出将入相,大有功勋,名闻四海。二看砂,就是前面两座小山,肥圆丽秀,穴前明堂在龙、虎两砂环抱之内,为真气凝结之处,主富贵双全。三看水,真龙真穴处水必聚,水曲则砂抱,水直则砂硬,水斜则砂飞。此水秀长,四季不断,在穴前百尺明堂窝聚,出水弯曲,且为两砂遮闭,主富贵绵长。四看穴立向,俗云:寻龙十年易,点穴百年难,老衲认为点穴无难。砂局均匀中正作,面对前面的明堂、案山,高低随龙、虎两砂,子午立向。”
愿齐虽然说了半天,只是在众人面前,不好明说:“子山午向,耶山来水,长、四先发”。即墓座正北朝正南,再加上耶山(后面山)来水,长房与四房先发,但四房又在长房前面,后来钱俶后代虽然大部分富贵双全,但第四个儿子钱惟演子孙八代男为驸马(第四世钱景臻为宋仁宗第十女大长公主的驸马、领军卫大将军),女作宫妃(第七世孙女为庄文太子妃),封将拜相(惟演第四子钱曦以下四代都封为大学士),仙翁佛子(第八世钱象祖为南宋左相,佛祖统纪·续纲目·往生传·台州志记载:钱象祖过世时天鼓震动,异香浓厚,郡县中的人都听到空中有声音说:“钱丞相将往生净土,为慈济菩萨”),一支独秀,尽得天地之灵气。虽然是祖上有德,但也难保各房兼顾,此为风水奥妙之处⒄。
弘俶与王妃和诸子听完愿齐一番高论,明白了此地的奥秘,都感到对此地十分满意。弘俶也决意身后在此建造陵墓。因为武肃王钱镠自907年即位到932年去世,在位二十六年认为自己国小,处处小心,到去世后才开始建陵墓,死后两年下葬,应此,弘俶不敢生前就建陵墓⒅。只好委托愿齐先于968年在松山建一座九峰院⒆,并在松山半顶建一座南峰寺,为将来到此陵墓休息之处⒇。
视察好松山军事营地和定下王陵地点后,因闽地道路遥远,王妃和幼子惟氵崔、惟演、惟灏等返回杭州。钱俶带惟治、惟浚和有关人员第二天到闽视察。当晚,钱俶在松山大摆宴席犒劳将士,王妃和三个儿子同时与钱俶饯行。留下了“钱令公入闽,五子从行宴此”的千秋史笔,后人并以此将“五松山”改名为“五公山”⒂。
参考文献:
⑴、中书令:官名。汉武帝用宦者掌管文书,称中书谒者,置令与仆射为其长。中书令即中书谒者令之省称。成帝改为中谒者令。曹丕代汉后,改秘书为中书,置中书令、中书监,同掌机密。隋废监存令,发放改称内史令。炀帝时一度改内书令。唐武德三年(620),复为中书令。唐中书令为三省长官。真宰相,品级本为三品,大历中升至正二品。然唐初即常以他官用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义为宰相,肃宗后,渐以中书令为大将荣衔,并不预政事,宋中书令班在太师之上,只为亲王、使相的兼官,无职事。元中书令官高权重,常以皇太子兼职。明废。
⑵、《新五代史卷六十七··吴越世家第七》。
⑶、《旧五代史·后晋高祖纪五》。
⑷、《后晋纪三》。
⑸、《资治通鉴·后汉纪·卷第二百八十六(947-1-947.4)》。
⑹、《宋史卷四百八十·列传第二百三十九·世家三·吴越钱氏·钱俶子惟濬惟治惟济弟俨姪昱孙承祐沈承礼》。
⑺、中华书局·沈志华主编·1993·8《白话·续资治通鉴》12卷、6000页、435万字。[7·1,7页]、[7·2,14页]、[7·3,23页]、[7·4,31页]、[7·5,41页]、[7·6,91页]。
⑻、德韶(891—972)俗姓陈,浙江缙云人,17岁出家,18岁至信州(今江西上饶)开元寺受戒。后唐同光(923—925)年间,德韶开始行脚游方,先后参访了五十四位高僧,但都不契法缘,未能彻悟。后来去参拜清凉文益,一天,清凉文益上堂,一位僧人站出来问:“什么是曹溪一滴水?” 清凉文益答:“曹溪一滴水,就是曹溪一滴水嘛。” 在一旁的德韶终于悟到了“平常心是道”的禅法。清凉文益说:“你以后会成为国师,使历代祖师传下的禅法发扬光大,我不如你。” 不久,德韶离开清凉文益,来到了天台山。钱俶任台州刺史时,曾邀请天台德韶到自己的官府说禅,天台德韶则预告他将成为国王。钱俶继位为吴越王的第二年(948),就派遣使者迎请天台德韶至杭州,礼为国师。天台德韶 请钱椒派使者到朝鲜誊抄由新罗抄写会昌法难已毁的天台宗典籍,带回国内,成为天台宗中兴的重要契机,也是禅宗与天台宗相互融合的一个标志。(佛学文摘\2004年\第11期\高僧大德《天台德韶》。
⑼、《1925·平阳县志·卷三·舆地志三》载:吴越钱王与僧愿齐同参韶国师于天台,愿齐还永嘉,闻平阳明王峰顶有雁荡山杖锡,寻访遂结茅其间。《苍南县志》第8页大事记载:948-950年钱俶将平阳江南(现苍南县钱库、宜山、金乡等地)征收的盐、茶、绢、棉等税供给愿齐。又见《1925·平阳县志·卷五·古迹志一》。
⑽、后汉高祖乾祐元年(948)《方舆胜览》载:五代时高僧愿齐“闻平阳明王峰顶有雁荡,天晴则钟梵相闻”,遂“杖锡寻访,结茅其间”。愿齐至南雁荡山,独居明王峰十年后,在吴越王钱氏支持下,建普照道场并在周围分建寺院18处。吴越王钱氏“尽以平阳一乡之赋赡之。”愿齐曾作《南雁山》诗:“云作轻帏水作帘,结庐高处莫纤纤。玄猿不到鹤无语,一枕烟霞梦觉恬。”
⑾、见《1925·平阳县志·卷四六·神教志》,《1993·平阳县志》第754页-756页,《温州名胜古迹》作家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130-131页。
⑿、见《1993·平阳县志》第754页。又见《1925·平阳县志·卷五·古迹志一》。
⒀、《1993·平阳县志》第100页:越王岩在石城之北,有岩似人安坐在山峰,就叫越王岩。五代末,吴越王钱俶到南雁荡山朝圣时,曾特地为高僧愿齐师徒建立普照道场,又分建十八庵寺。故称越王岩以示纪念。
⒁、《1993·平阳县志》第101页:报国寺在闹村,是吴越王钱俶所建(笔者注:查《1925·平阳县志》为唐时所建),当时颇具规模,游人不绝。清人黄云触诗云:“僻壤拥山门,当时号闹村、钱王兴土木、金界焕郊原……”如今在古寺废墟上建了学校,那两株高大的桂花树和那口古井也可激发怀古之幽思。由金鸡峰东行至凤岭的龙凤亭,是五代僧愿齐的弟子法澄为把祀吴越王驻节处而建。
⒂、《1925·平阳县志·卷三·舆地志三》载:分水山自泰顺来,东北跨平阳、东南跨福鼎县地,与松山相连,泉出陇上,东西分流,以限闽浙,五代吴越战守于此(见旧志)。其岭曰分水岭,水名平水溪。东北流合南港以达钱仓。山腰凹处为关,曰分水关。分水关东为松山,松山高秀,与玉苍山相亚,一名五公山(旧志作五松山),俗传钱令公入闽,五子从行宴此故名。······西北有九峰山(即南山),上有烹茶井,泉水清美,吴越钱弘(亻爾)(笔者注:应为俶)尝以中书令守永嘉移镇闽中,与僧愿齐汲此井以沦茗。又有一山若马鞍曰文章屿(在处未详),昔有吴僧庐此能文,邑令沈悚(笔者注: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 平阳县令沈悚)呼之为文章师,因以名屿,或曰师即文莹也(旧志)。
⒃、《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六·雁荡愿齐》载:温州雁荡山愿齐禅师。钱塘人也。姓江氏。少依水心寺绍岩禅师。出家受具。初习智者教,精研止观圆融行门。后参天台国师,发明玄奥(笔者注:玄奥包括风水、推命、占星)。乃住雁荡山。开宝五年。吴越王长子。于西关建光庆寺。请师开法住持。仍于城下诸禅众中访求名行。三百人同入新寺。师上堂,有僧问:“夜月舒光,为什么碧潭无影。”师曰:“作家弄影汉。”其僧従东过西立。”师曰:“不唯弄影,兼乃怖头。”师居之未几,固辞入山。太平兴国中示灭。
⒄、本节根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入地眼全书》理论和实地考察写成。《入地眼全书》是北宋初一个法号叫静道的僧人讲授阴阳堪舆的一部讲义,比较通俗易懂。书中讲到他涥化(990-994)中为人看墓时自己已是老人,推测他生卒年大概为925年-1000年,968年大概43岁,同是僧人的他的理论基本能代表愿齐的理论。此书当时影响很大,成为朝野“秘籍”绝学,直到清代才传播,到目前仍是看风水人士的基本依据。所谓“入地”,就是指看阴宅,《入地眼全书》主要讲葬地的选择,好的葬地可以福荫后代,不好的葬地则可祸及后代,所以古人对此非常重视。《入地眼全书》目录:天星卷一(乾龙法···戌龙法)、龙法卷二(龙说、龙法、寻龙辨、峡辨···)、穴法卷三(穴法、点穴法、砂法···)、砂法卷四和卷五(砂说、看砂法、二十四山砂法、朝案砂···)、水法卷六和卷七(水说、水法、风水问答、明堂水、向依水立···)、向法卷八(向说、立向说、水法分房分图···)、阴宅图向法卷九、阳宅说卷十。
⒅、见杭州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王建华著《钱镠与西湖》第122页
⒆、《1925·平阳县志·卷四六·神教志二·二十三》:九峰院,在松山,宋开宝间(969-976)建(旧志)。
⒇、《1925·平阳县志·卷四六·神教志二·二十二》:永国寺,旧名南峰寺,在松山巓,宋咸淳间(1265-1274)僧了悟搬后隆改为永国寺(旧志修)。
2.若您发现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