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
一个好人,和一群好人的故事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见习记者 王莉莉
2012年9月16日晚10点07分,手机铃声响起,屏幕上显示的号码,是等待了一天的、张炳钩的号码……此时,在温州向西2300多公里的云南彝良,他只身一人前往,为整合当地民间的救援志愿力量,协调来自全国各地的抗震救灾力量而紧张忙碌着,与他约定的采访时间一延再延。来电时,他刚开完当天最后一个会议,嘈杂的电波那边,是他过意不去的一再道歉。
五年了,张炳钩创立的苍南县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以下称“壹加壹”),由一支小小的、128名的哥组成的出租车防汛应急服务队,发展成了一个拥有46个专业救援队伍和公益项目,2000多名志愿者的大型、综合性NGO,参加各类灾害救援30多次,安全转移群众8万多人,救援被困人员1500多人,开展各项爱心活动500多次……
今年9月初,“壹加壹”因“仁义之行”,以团体形式入选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别9月份候选名单。
这,是一个好人和一群好人的故事。
一个好人, 开启一项救人事业
说到“壹加壹”,不得不首先说一说张炳钩。
组建出租车应急救援服务队之前,张炳钩曾在苍南的交警系统从事宣传工作,也是个自由撰稿人。苍南是个“台风之乡”,几乎年年遭受风灾、水灾侵袭,因此他经常需要深入灾区一线采访。台风横扫、大水漫浸之后满目疮痍的景象,与那些因灾害而无法挽回的伤痛和被迫的离别,深深触动着他,引发他的思考: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去最大限度阻止、减轻这些沉痛悲剧的发生?
2007年的一个五月天,一辆出租车上GPS,一场和的哥的对话,为张炳钩长期以来的思索找到了“出口”——走街串巷的的哥们,不仅驾驶技术过硬,地头熟,而且车上配备全球定位系统,便于联系、搜寻,何不充分发挥这些优势,组建起一支民间的救援队伍,为抗台救援出一份力呢?
一念成仁。两个月后,“壹加壹”的前身,由128名的哥组成的苍南县出租车防汛应急服务队正式成立,张炳钩担任队长。2009年,在全体志愿者投票通过后,张炳钩多方沟通、争取,终于在苍南县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成立“壹加壹”。
一场场险境中与时间抢夺生命的赛跑,一次次风刀剑雨中与发狂的自然搏击,当初的那一豆善念,像磁石般吸引着更多心怀仁义、志同道合的人们,使得这支队伍在实践中不断磨砺、成长、壮大。
前不久,“壹加壹”与民政部签订的合作协议,成为民政部在浙江省内唯一一家,研究试点社会组织参与政府防灾救灾课题的NGO。张炳钩并不局限于在苍南当地建立起一支体系成熟、可长期运作的民间救援队伍。今年5月,甘肃岷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他闻讯后当即前往,整合当地的资源,组建了岷县闪电应急救援队;7月,他参与了在深圳举行的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并作为“民间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探讨会”的主讲,与国内50多个公益组织分享、探讨民间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之路;9月,云南彝良发生地震,他第一时间联系了当地志愿组织,为他们提供支持,并与其他志愿团体一起在当地组建了工作站,协调、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救援力量有序开展志愿工作。
他在民间应急救援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和勇敢实践,不仅带领“壹加壹”日益走向成熟、高效,使其在温州当地的灾害救援中发挥出不可低估的力量,同时他也积极地分享、推广、提升这份经验,全力倡导全民防灾减灾和全民抗灾救灾的理念。因其在此方面的突出贡献,今年,国内公益界的泰斗人物、前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司长王振耀特别写信给向南都基金会,推荐他参与该基金会的银杏伙伴计划。这是一个培养某一公益领域领袖型人才的长期计划项目。
“在全球灾害越来越频繁的时刻,民间力量参与救援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急需一个良好运作的模板。”而他正为建立这样一个样本而努力实践着。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这首老歌的旋律悠扬,唱出一个朴素却恒世的道理,而这,就是“壹加壹”名称的由来,也是“壹加壹”之所以成功的真义所在。
来自安徽的“的哥”许标,是“壹加壹”的元老之一,现任的“壹加壹”出租车防汛应急服务队队长、新苍南人应急救援志愿者总队总队长。他在苍南开了13年的出租车,也亲眼见证每次台风过境给这里的人们带来的苦难。他说,“我在苍南生活了13年了,乡音都变了,有感情了。”正是这份感情,让他总是出现在最危难、人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刻: 2007年台风“圣帕”肆虐,许标被派往重灾区霞关镇救援, “我手机24小时开机,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就把我当成是你们镇里的人。” 到达抗台前线后,这个安徽小伙留下这么一句话,转身便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每天只睡3小时,连续三天两夜,待到他完成任务返回龙港时,他的出租车上的计价器上显示935公里,2596元。
陈斌是“7•23”事故发生后最早的航拍者,“壹加壹” 空中搜救队队长。2011年7月23日9点,事故发生后不到一个小时,他与张炳钩通了电话,决定从第二天一早就飞到空中对事故现场进行航拍,为地面救援提供依据和支持。他连夜召集搜救队的队员,准备还未来得及保养的动力伞设备。凌晨,当得知事故伤员急需血液抢救后,本该抓紧时间养精蓄锐的他当即赶往血站排队献血。24日早上6点40分,一夜忙碌的他,带上一台单反加上一台DC相机安全起飞,并顺利完成了对事故现场的航拍。这组影像资料,为了解事故现场、开展搜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此后,他更无偿向国内各大媒体提供了这组航拍素材。
主要着力于应急救援的“壹加壹”,因其善行而吸引着更多人的加入。他们其中一部分人虽然没有专业的救援技能,却有一颗向善之心,愿意为他人、为社会贡献一己之力,这些人组成了壹加壹义工联合会,开展助老、抚孤、环保等救援项目之外的公益活动。张爱丽就是其中孤儿帮教项目组负责人。
这个3周岁孩子的母亲,从大学时代开始就从事志愿者活动,十几年不曾间断。作为团队公益项目的负责人,琐碎繁多的工作几乎占据了她工作以外的空余时间。她常被朋友开玩笑说,我们的爱好是打麻将,而你的爱好是做义工。2009年,“壹加壹”正式成立孤儿帮教项目,从此,福利院里那些与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成了她的责任。寻找、发动在园教师进院开展学前教育,每月为面黄肌瘦的孩子们准备营养餐;哪个孩子生病了,她总是第一个接到通知,第一个赶到照顾的。今年1月29日的晚上,张爱丽记得特别清楚。那天,福利院里才7个月大的孩子国宜因为疝气严重,小肠都露出了体外,福利院的阿姨们急得不行,连夜打电话给她。她马上带着孩子去了县城的医院,但医院说孩子有生命危险,得去市里的医院治疗。于是当晚,她一刻不停地将孩子送到了市区治疗。几天衣不解带地照顾,国宜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一天天康复着。“前段时间,这孩子被一户好人家收养了,希望他以后能过上一般孩子的、幸福的生活。”张爱丽的语气里,是疼惜,更是祝福。
林巧生,“壹加壹”的一名普通志愿者,身高165厘米,体重才60公斤的瘦小男生。他瞒着担心他身体状况的家人,在短短五年中献血26次,并自愿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1年的9月14日,为了支援一个素不相识的生命,他踏上前往杭州的列车,准备干细胞捐献。这是一段曲折的捐献之路,配型成功后,他和病人轮番出现状况,捐献手术被一拖再拖,考验着他的心理承受力和本就虚弱的身体;而更令他头疼的,是来自家里人强硬激烈的反对——身为家中唯一的男丁,从小他就备受宠爱和保护,在家人看来,他这种“每次闹流行感冒都有份”的体质,根本不适宜献血,更别说捐献干细胞。为了阻止他,爷爷撂下狠话:要捐,就不认这个孙子;他到达杭州后,家里人仍不放弃劝说,每天连番电话“攻势”,抽泣着要他回家。9月17日,捐献的前一天,林巧生的妈妈从家里赶到杭州,想要在最后一刻阻止儿子,把他拉回家……即使这样,林巧生依然坚定,他说,一定要捐,因为这是他的承诺。
……
在这个团队中,永远不乏打动人心的故事,永远有人坚持用朴实的行动,书写“好人”二字的真谛。
不过,即使此前取得的成绩让张炳钩和“壹加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中国现有环境下,NGO普遍的发展瓶颈,依旧制约着“壹加壹”的运行和发展。
“
经济问题还是我们团队的最大的问题”张炳钩坦言,“目前我们现在和全县十几个政府单位开展合作项目,团队向相关政府单位申请项目,然后由政府出资、指导,由壹加壹负责执行。但应急救援为主所产生的费用比其他公益项目多得多,光靠政府购买并不能完全满足这块发展的资金需求,也没有一个企业愿意捐赠支持。”
大部分的商业机构,更愿意通过“壹加壹”,把钱用在直接慰问弱势群体上,而不会选择支持一个机构的日常运作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尽管如此,这些捐赠也仍不够支持应急救援以外的其他项目。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壹加壹’正式将关爱孤寡老人立项作为一项长期的公益活动。过节过年,我们都会到各乡镇的偏远山村去慰问老人们,每个月总有几天,我们会买好油米菜肉,送到那些独居的空巢老人家中。今年,我们还计划在全县范内启动‘壹加壹’守护空巢老人行动,但资金方面是个大问题。大范围的活动没办法光靠志愿者自己掏腰包解决。”“壹加壹”关爱孤寡老人项目的负责人许明术说。许明术原是出租车防汛应急服务队的一名成员,转行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爱老敬老的活动中去。过不久就是中秋了,他正忙着筹备慰问老人的物资,“往年都有企业赞助,今年的还没着落,但我相信总有办法解决的。”
面对这种困境,许明术很乐观,在他看来,做义工不在于活动规模多大、帮助了多少人、送了多少东西,“有一分钱出一分钱,有一份力出一份力,只要有心,这样就够了。”他说。
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尚有资金压力,作为整个团队的带头人,五年来张炳钩经历多少挫折艰辛可想而知。但他没想过要放弃,哪怕是一个松懈的念头。
“我永远记得抗击莫拉克台风时,我在前线的14个弟兄,为了堵住上游堤坝缺口,保卫下游上前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顶着塌方和泥石流的危险,徒手扛着麻袋去救灾。他们 ‘以命救命’,那我还有什么理由退缩,还有什么可以畏惧?!”他说。
无私的爱,牵引着心与心的感应,激励着善行不断向前。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爱的相互扶持,这一个好人和一群好人的故事,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因为有爱, 他们将走得更远。
2.若您发现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 苍南绿眼睛环境组织2013-04-19
- 苍南同德爱心联合会简介2013-04-18
- 中愈肾友援助中心——打造苍南首支专业性医疗志愿服务团队2013-08-12
- 苍南县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2012-09-19
- 苍南县壹加壹应急救援中心简介2013-02-08
- 苍南在线仁爱志愿者公益团简介2013-01-12
- 苍南县同城爱心社工服务中心简介2013-03-23